瘋狂午夜。
有時候我會冒出許多精準有趣的好奇想法,十年之後突然想起卻完全不知道自己當時在想什麼。
今天我從書店回來 — — 至少我試著每兩天去一次書店,就只是去看看有什麼有趣的書碰碰運氣 — — 想說應該要重讀一些自己覺得經典的作品,於是從書櫃最下層開始翻,我竟然在書櫃裡找到了十幾年前買的:卡拉馬助夫兄弟們,戰爭與和平,異鄉人,老人與海,人鼠之間,廣島情人,伊斯坦堡。
我的書櫃並不大,書並不多,意思是我每天都會目視到這些書,卻沒有意識到他們的存在,或意識到我竟然買過這些書。我對於十年前的自己肅然起敬,讀書的品味或毅力已經不是我能做到的了。
看著書裡零散的筆記和查單字的筆跡起了一些關鍵回憶作用,我想起我為什麼會讀所謂的經典 — — 到底為什麼對俄羅斯文學感興趣,而不是俄羅斯的物理學家, 或俄羅斯方塊,或哲學,或科技 — — 高一的人社營裡,我遇見讓我大開眼界的超級才子才女,有人熟透尼采,有人讀完存在主義,有人對台灣文化與後殖民歷史撚然於心,有人讀遍了俄羅斯文豪的作品,有人紅樓夢章節全部倒背如流,闡述美是一種信仰的概念。
我覺得很佩服,於是一一請教,請他們與我分享看過的書。
那張筆記從一本「葉門遊記」裡掉了出來,是一個後來得到文學獎首獎的同學寫給我的,裡面有尼采,海德格,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……。
那張筆記決定了好一段時間裡,我讀的書。
說讀書,可能就像讀一本小說一樣容易,但如果是讀原文版,那常常耗掉幾個月,才拖拖拉拉把所有單字查完,假裝自己真的記起單字了,然後粗略地把每章節發生什麼事串起來,自己腦補劇情,再維基百科小說內容以及背景年代。
如果還是不懂,就再去借中文版交叉讀。
你完全對於這樣熟捻知識的人們肅然起敬。
你想做個什麼作品集給自己,紀錄自己的生活。你想起以前做的事,看過的書,覺得那離你很遠很遠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