臥虎藏龍
今天去理髮的時候,師傅說我的中文有口音。就像許多台灣人跟我說的一樣。
每週五晚上,我總會看一部電影。或者說,每個心情好的日子,我都會看一部經典的電影。我想,老的總是好的。比方說臥虎藏龍。
很久很久以前,當我七歲時,我看這部電影只感到煩亂,我看不懂。
於是這部電影被許多外國朋友提過,但我沒有看過。
今天算是第一次看。電影裡的時代多麽浪漫。有著矜持到最後,放在心上的亙古愛情,經由周潤發說出,很是古雅。這是我第一次看周潤發的演出,不禁驚嘆,好到位。演什麼是什麼,不管是站在樹林中微笑看著掙扎的章子怡,或者做出讓愛上章子怡的小虎也到武當山的安排,或者看著楊紫瓊的每個愛情moment。他扳手為劍法提及人情義理,他也用手拿起楊紫瓊的雙手,觸碰自己的臉頰。這些動作細微到,我以為他只是在取暖。一直看到後頭,我才意識到先前的種種動作,都是愛情。
大器,溫柔。
楊紫瓊說出台詞時,有時候讓我出戲,因為她的口音 — — — 也許就像我的一樣。但大部分時候,其動作與眼神讓我震懾,因為台詞很是雋永 — — — 無論對未來做什麼選擇,請選擇真誠對待自己。
她有超越時代的眼神與姿態,挺拔而自信,不管是關於掌管自家店裡,或者和任何人交談與安排,都大器。和周潤發在一起和他人討論各項事宜時,也手腕很外交地安排不讓他人知道偷走寶劍的就是章子怡。
除了愛情。
我的眼裡,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愛情電影。兩個守著共同逝去朋友而不敢向前邁出一步的兩名武人,各自經營自己的生活,也常有交流。最終因為一個小孩而頻繁共事。最終不得不在臨終時告白。
真是舊時代的矜持。我想我也會這樣吧。
而這個闖禍的孩子令我又氣又覺得混蛋。最終她選擇飛奔投入武當山的雲海,也許死了,也許又活下去。
但是周潤發與楊紫瓊的溫柔成熟與認命,演繹在電影裡各種生死交關與日常的鏡頭裡,都讓我覺得哀傷又莫可奈何 — — — 這不是好萊屋電影裡大起大落,每段話都明確傳達意義的電影。
我需要認真地玩味電影台詞與眼神,中國文化裡的內斂與言外之意才悄然浮現。每個事件之間的關聯 — — — 噢,這孩子怎麼乖乖去拿藥了?她終於明裡了?她怎麼乖乖去武當山了?她終於做到信用了?
噢,死亡。一命還一命。她的一命,能償還多少周潤發與楊紫瓊的相守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