親愛的星期四

Stasy Hsieh
Feb 23, 2023

--

今天是2023星期四,早上十點半我收到朋友的email問說中午要吃飯嗎。好的,那我們約在魚羊鮮豆,那是我從十三歲開始的避世所。在下課時間我迅速打了電話約了時間地點,再繼續上課。一邊想著,也許約那裡不太合適,但我想要一個可以好好說話的空間。

2020年的星期四晚上,我都會癱軟下來,因為那一天早上我需要當助教,回答學生的各種物理問題。

2014年的星期四,從早上八點開始,我需要上兩個小時的微積分,再接著兩個小時的量子力學,再接著三個小時的心理學通識課,再接著三個小時的語言學概論,晚上六點準時繼續三個小時的電磁學助教課。

友人去了越南旅行,我問了近況。我想起好多事情,去香港交換的那半年像是導引了一整個二十歲的青春序曲。我的價值觀崩解,在將近三十歲時又重新慢慢建構起來。

一個朋友結婚了。世界很神奇不是嗎?

回到教室,回到那個高溫悶熱的教室。我必須要適當地揭露/假裝自己的身份,以防止過多的問號 — — 關於我的語言能力,關於我住過的地方,關於我的過去,然後 — — 為什麼我在這裡?脈絡的確有跡可循,然而那對我而言並不重要。歷史的確一再重演,如果我們可以一直關注過去,那麼好好為自己的未來創建美麗的故事不是也非常好嗎?

有時候我用英文說話時,引起同學的目光,總是讓我感到很不舒服。我無法自在地和陌生人用中文說話。於是我只跟老師說話。沒有關係,那就是我的目的。我就是在這裡,我很幸運,此時此刻。

晚上我需要回電腦螢幕前,繼續工作。我不需要太多指導棋,我累了,我想哭。我並不想要想起我的國中,那仍是呼之不去的惡夢。

今天下課時,電腦老師問我,我回台灣多久了,中文怎麼這麼好。

我也無法解釋為什麼我的英文這麼好,可能天生就有天份吧。電腦科學就像物理,用中文解釋邏輯對我而言就很難啊。我厭倦了回答問題,以及所謂「合群」。我討厭同學對我大聲說話。

放學時,老師提起一個教過的牙醫系學生,爸爸是名醫,該名同學在訓練半年後,就考過N2,去了日本當工程師。

老師特別強調他爸爸是名醫。我不禁想到所有父母是名醫的朋友 — — 你真的知道他們生活的樣貌嗎?他們真的有你想像的快樂嗎?

那又是一個崇尚「人生勝利組」的老師 。

現在我坐在身心科診所附近的路易莎寫日記。等等我要去看醫生,晚上八點半再上課,半夜有一個比利時的工作面試。

這是2023年的星期四。我想我愛。我無法優雅地笑著面對每個人,但我漸漸知道輕重緩急,以及無謂的人際關係。

今天,以及往後的每一天,也許我都會累,都會有討厭的噪音,但是沒有關係。那就是一個現象,不是一個問題。

--

--

Stasy Hsieh
Stasy Hsieh

Written by Stasy Hsieh

Bare honest witness to the world as I have experienced with it.

No responses y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