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寫這篇文章,是單純為了我自己的思緒。
近日身體狀況不太好,尤其是腸胃。我可以感受到那股躁動,我試了各種方式 — — — 看中醫、吃水果、吃藥…….。
結果夜晚越睡越差。
我不知道原因是什麼,但我知道那絕對與心理有關。因為我並不想參加朋友的婚禮 — — — 舟車勞頓又需要在新竹先打包行李,確認一切電與車都放好了。再來衣服準備夠嗎?台南天氣怎麼樣?新竹回去時是什麼溫度?…….
不會有人付賓客錢,感謝他們的出席。反而是賓客付新人紅包錢。
然後偶爾想到新郎本人 — — — 也就是我國小同學 — — — 有時候兩人近乎炫富式的炫耀家產。這我倒是沒有意見,畢竟看起來像是瀏覽博物館一遭。
這點是我第一次想到,不太合理的地方。
另外一個是,我根本性討厭基督教與天主教。光是站在教堂為了各種儀式,我都需要逃出去吐。這讓我想到國中時的彌撒。
成也耶穌,敗也耶穌。牧師講道時,我走出教堂,開始讀小說。
我特意在婚禮遲到,遠遠看著新人,覺得這一切荒謬。下一次 — — — 如果還有下一次的話,那些宗教橋段就新人自己開心聽就好了。
這是我第一次終於知道,硬逼自己參加宗教性婚禮活動是多麼痛苦的一件事。
一,我無法同情共感。婚前婚後我們都還是朋友啊。二,我不知道這些舟車勞頓新人是否了解。
友人在前幾個月一直問我,是否要當來喜宴,我用種種理由拒絕 — — — 面試、考試、爸爸生日…….。
最後我們終於默契地達成妥協 — — — 我來或不來,都是心情因素,與他們無關。
我想我藏得很好。但我也覺得很累,也許我該早點攤牌 — — — 我就是不想去「基督教」婚禮。
我受不了你們的神。
婚禮結束後,我一直想著是否搭計程車回家。結果當伴娘的高中同學看到我了,我們於是沿著南應大校園走回他們的車。一路絮絮叨叨說天哪當伴娘一輩子就夠了,早上六點起床化妝,天這麼冷還穿無袖禮服,穿高跟鞋站那麼久,牧師真的講太久了…….。
我同意。
然後回家時,我已經和爸爸約定好會一起吃晚餐。
我一邊想外帶美麗的烤雞去新竹吃 — — -呃,新竹真的什麼都沒有。
結果爸爸帶我到一間素食簡餐店,我差點氣瘋 — — — 先生,上次我生日回台南,你說要跟我吃飯,但我有朋友的約都滿了,因此我滿懷歉意,想說這次回台南一起好好吃飯吧。
我瞪著眼前的菜單,再加上早上參加婚禮的怒氣,一點都不想說話。我已經受夠了。
於是我開始打電話給丹麥餐廳,我需要外帶一份香料烤雞。
「抱歉,我們目前滿座,無法提供外帶,需要到八點才可以。」
我覺得我當下應該坐在那裡等到八點再過去。至少,讓我有個心願完成。
因為這次回台南,沒有一件事照我的預期。都是驚嚇與憤怒與失望,沒有什麼令人期待的事。
這跟是不是大人無關,我一直覺得,快點讓我逃出這種生活,回歐洲去。如果連台南都讓我失望,那台灣真的沒什麼好說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