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日安,朵朵」的法式愛情與台灣異男的直升機戀情
昨天我看完「日安,朵朵」,一部Isabelle Hupert演的法國女作家到日本宣傳書籍。真是看不出她已經70歲了,好美好優雅。她與日本編輯有了一段不知道以後會不會延續下去的時光。而京都依然令然屏息凜然。歐洲的愛情沒有年齡限制,23歲一直對我有好感的瑞士鄰居明天可能飛來看我。
馬克宏式的愛情是不會在台灣發生的。
回家後,弟弟從台北回來了。我們聊投資,工作,戀情。
我提到我的交友軟體困惑。他蹙眉說,我幫妳看看妳的profile。
結果是四個小時的改造: 改造我對異男的認知,改造我自己的形象。我看著弟弟用我的手機各種截圖選照片,不禁疑惑……我喜歡的人們真的會因此而被吸引嗎?我已經不是那個我想呈現的我自己了。
可是妳不需要第一次就把自己全部給出去。那以後再說。接納度是慢慢增加的。
但我比較像芙烈達卡蘿,我愛了就是我愛了。
所有我喜歡的照片都被換掉了 — — — 「黑白不要,妳的臉不要,很肥。」
很肥?我震驚了一下。我算是……瘦的吧?
妳長得很普通,也已經三十歲了,就不要再挑了。也不要說自己沒交過男朋友但是有男性友人們,人家會以為妳有什麼問題不然就是超級難追。自我介紹不是學術論文,反正有寫一下就好。男生只看臉,這是公開的事實。
好,現在profile建立完了,妳可以開始滑了。
他於是接著幫我回訊息,一個一個看是不是在找一段認真關係的人。
畢竟我是每天滑110個女生的人好嗎?
可是……我覺得你去MIT的高中同學和去日本當牙醫的高中同學比較適合我。他們很害羞,但聽起來,比在交友軟體上遇到的還可靠。我不知道,我就是老派。
好,拜託了,秘書。接下來的台灣異男訊息,都幫我回吧。畢竟那不是我自己塑造的我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