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 徐老師 陳老師
嘿徐老師和陳老師,我想說聲謝謝。我對自己的社交與融入群體一直不太有自信,有時候連學習都有困難。我是說真的。
現在是2023年倒數了,我想兌現當初出國前吃飯的承諾,但是我還在台灣,所以我用寫文章表達自己資展會之後經歷了什麼,想像你們兩個坐在我旁邊。
當徐老師第一次在我的座位旁邊,小聲地說,「嘿,我看過你的文章了,真的很像那種會出現在書店裡的書欸,文筆真好。但是我想說的是,我也曾經看過精神科,我懂。」我覺得那是不可思議的同理心與體貼。現在的我躁鬱症變好了一些,震盪幅度變小很多。但睡前還是需要吞七種安眠藥與鎮定劑。
陳老師總是默默在看著我掙扎之後伸出援手,然後幫忙解決我的問題,還要面對我驚死人的急躁,這件事我深感不可思議,怎麼可以有人這麼有耐心。
關於我在資展會之後做了什麼,以及我怎麼還在台灣,我說說我做的事好了:
六到九月我完整建立一個自己的作品集網站,中間瘋狂煩我的大學同學debug,後來成為一個專門為科技界女性建的匿名留言網站。
然後我開始考微軟的證照,上哈佛的線上課程,申請工作。
然後我發現去美國工作拿簽證實在太難了,需要先讀書。所以我準備了麻省理工學院的申請資料 — — — 然後在推薦人這關卡住了。
因為三個固定班底的推薦人都是白人男性,而我在自傳裡直白地寫我被研究所同學性侵了,所以成績勉強及格。 — — — 因為麻省理工學院的秘書說「你需要解釋為什麼你的成績不是頂尖,我們是MIT。」
當我問這三個推薦人可不可以的時候,他們嚇傻了吧,於是紛紛用不相干的理由拒絕,就是不想和這種事扯上邊。
他們的反應讓我又經歷了一次傷害,所以我在心理治療時,花了一段時間把刺拔出來 — — — 跟當年傷害我的人間接對話。他的系主任同意幫我把信轉交給在巴黎國防部工作的他。而這件事終於被我放下了。
然後我參加了駭客松,48小時連續不間斷地解決問題。我和其他四個不同國籍時區的人接棒完成資料分析,然後在凌晨一點的美國時間報告。很有趣的體驗,被隨機分組,看見世界各地的人多麼有創意,認識和自己截然不同的人…….儘管我當初是抱著為申請研究所加分而參與的心態參加的。
所以十一月時我終於完成麻省理工學院的申請,也滿三十歲了。
這中間我面試了三間德國公司,一間start-up,一間國營銀行,一間是法蘭克福機場。因為一開始投履歷時並不順利,所以後來就專注在考試/申請研究所/讀書上面了。
這點我是有點考試機器沒錯: 我考過了哈佛的四堂課,麻省理工學院的經濟學,還有四個微軟的證照。
但更重要的是,我沒有什麼一定要完成。我喜歡自己當下在做的是,就好了。
我報告到這裡。希望你們來年平安愉快。:)
敬祝 日安